想起王耀军

想起王耀军

白鸡梦散文2025-12-03 02:16:23
偶尔和朋友们谈起了战国时期的十二岁宰相甘罗,然后从甘罗的故事讲到了位于河南杞县(位于河南省开封境内,古成语杞人忧天即从此出。)的甘罗墓,讲到了甘罗墓旁边的十二颗苍翠松柏。忽然间,我的大脑似乎凝固了,因
偶尔和朋友们谈起了战国时期的十二岁宰相甘罗,然后从甘罗的故事讲到了位于河南杞县(位于河南省开封境内,古成语杞人忧天即从此出。)的甘罗墓,讲到了甘罗墓旁边的十二颗苍翠松柏。忽然间,我的大脑似乎凝固了,因为我想起了他——王耀军,一个传奇的河南名人。
甘罗的故事不再絮讲,但开篇得从王耀军先生在甘罗墓的题诗《复拜甘祠》。
“十二拜相一奇人,
名载青史数千春。
千秋古柏历沧桑,
神童佳话传至今。”
这首诗题在甘罗墓的侧墙上,笔法流畅华丽,豪放不失细腻。上面署名大大的“王耀军”三个字,但这个时候,我已经知道王耀军是哪位奇人了。
刚开始知道这三个字的时候,是在周口西华县至开封通许县的路途中,见到路边很多的屋山上面满满地用白灰划满了王耀军的名字。当时感觉很奇怪,这么高的房屋上面,写字的人是如何写上去的,更奇怪的是为何整扇墙壁只写这个名字?后来见到越来越多的墙壁、树木、围墙、电线杆等上面都写着这些用白石灰留下的字迹,有的直接是写这个名字;有的写一首诗,下面署名王耀军;有的是写几个惊泣鬼神的白色字迹“杀贪官”;这些字迹从河南的驻马店到漯河,再到周口、平顶山、许昌、商丘、开封等地,更厉害的是我到山东省的荷泽市等地方,也到处都是他写的白灰字迹。这些字迹也伴着我的那些年代,王耀军这三个字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但他的故事,我得去寻找。
回到开封的时候,我问姐姐:“姐,王耀军是谁?怎么差不多整个河南都是他的名字?山东半部分也都有他的名字。”姐姐说她也见过,但不太清楚,然后我开始从一些学究与朋友那里了解了王耀军的一些资料。
王耀军:河南杞县人,别号乐天杞人,(可能是现在杞县人常说的一句‘杞人从此不忧天’让他的灵感崩发取此别号吧。)也有人说他是淮阳人,据说他本来是县里高考状元,因为连续两年名额被人顶替,却因家境贫寒,无权无势,不能伸张正义。悲愤抑郁太久,精神就有些失常。后来就效法孔子,周游家乡列县、市,常常是左手提一个石灰桶,右手掂一个大个的扫帚,文思泉涌时,就会攀爬到沿公路村庄的房子墙壁上肆意挥洒,风格多样,天马行空。因为常年不事生产,醉心于文学和书法作品创作,故而经年累月下来,倒也作品无数,以诗歌和排比句类型居多,并且主要发表在祖国各地的屋山、大墙之上,因为他本人是河南人氏,因而其作品在河南境内流传最多,最广,郑州市火车站若干年前也曾经留有他的墨宝,后因为城市市容整治而不幸被损毁不保,甚为遗憾。有人这样评价他的作品风格:“道尽人间酸苦,骂遍世上贪官。虽俗,但易懂;文风飙野,诉尽百姓心声。虽不是阳春白雪,但回味回味,他象二锅头。
这些简单的资料足以让我感慨一番了,记得2004年7月在从开封到周口扶沟县的路上,见到一个老汉提着石灰桶,肩上扛着一个长长的标杆,头发蓬乱,神情沧桑。朋友指着这个老头对我说:“他就是王耀军”。我愕然,原来他就是王耀军,我让朋友在远远的地方将车停下来,我远远地望着他步子昂然地走到一个围墙边,写下了:
“伏羲皇创天下,
毛泽东打天下,
邓小平治天下,
王耀军游天下!”
然后走了几十步,在另一个墙壁上写下一句:“杀尽红楼贪官”。由于石灰桶里白灰稀和的缘故,石灰水顺着墙壁的印缝流下来,像白色的血液在翻腾,他的字写得苍劲有力,似乎想将这一切不平给发泄出来,他并不像别人所传说的那样疯疯颠颠,而是一个很老态的人。我伫立了许久,然后沉默地走开。
从那次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王耀军,不知道他游向了何方!听说他年轻时两次以状元的成绩考上北大,无奈都被人顶替,然后就神情恍惚地在中原这个千古圣土尽情游荡、乞讨为生。他的乞讨不像别人,他乞讨一般都去学校索要粮票,由于学校里的孩子们心地善良,虽然老师们千万交待自己的学生不要可怜乞讨的究人,但从不反对学生将粮票交给王耀军,学校里的老师也亲切地叫王耀军“师兄”,校长也是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可见,王耀军的确不是平凡的乞丐,而是一个奇人。但往往也有人拿王耀军打趣,说不出他是疯颠还是装的,反正就神经兮兮的。整天都在声称自己开的是“总理培训班”,要为国家培训总理。有一次,大概是98年的时候,朱镕基当选总理,当时有些人就笑话他说:“王耀军,你这次怎么没当上啊?情景很象鲁迅小说里的:‘孔乙己,你脸上又有新伤疤了!’他也自我解嘲地说,没啥,没啥,小朱干的挺好的,我就让他一届吧。下次再说!”
我在开封度过了数年的时光,知道从开封县陈留镇到杞县城界的路上要经过数十道弯才能看到杞县的绿木,一路上,王耀军的字迹随时可以映入眼帘,看得时间长了,我就用手托着下巴在车里,眼睛直直地盯着窗外,不再看他的白色字迹了,只是眼睛呆滞地想从这些文字当中思考些什么,这社会,这人生。究竟是怎样的解释?
《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古代杞国,所处地理位置即现在开封杞县地界,古代杞人忧天,千百年来被人传为笑谈,而现代杞人王耀军的遭遇,却是令人感到愤懑和无奈。忧天的杞人,尚“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最终杞人能够“舍然大喜”,皆大欢喜,而自号乐天的杞人王耀军又有谁能够去唤醒他那处在清醒与黑暗交界处的灵魂呢?从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学生,到一个四处漂泊为家,被周围的人当作精神不正常者来对待,在这有着强烈反差的两种身份转换的背后,显然有一张看不见的黑手,显然曾经发生过一桩许多人参与其中的罪恶,而在这个事件当中,他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挑选,扮演了一个被伤害、被抛弃的角色。
由于王耀军在河南是出了名的人,就有很多卖种子、卖化肥或是卖果苗的老板就请王耀军在路边的屋山上写一些广告,然后给几块钱的广告费让王耀军买饭吃。王耀军的白发记录了他的年华在流浪中度过,他没有亲人与后人,或许,多年之后,他就像一个小小的故事一样淡忘在人们的视线里,可是我心里对他仍有一点点的温存与感动,我不想将他隐没在我的生命里,所以,我写下这些文字,只是想记起他。
因为,随着农村建筑的不断翻新,许多旧墙旧建筑都被拆掉,王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