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碧波荡漾
心旷神怡的兜风——去镜泊湖的路上,丘陵的山顶是树,往下延伸下去是绿毯。大片大片的绿毯,斜着延伸。朦胧中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山坡,披着绿色的蓑衣。牡丹江的水系在近处远处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珍珠一般,熠熠闪亮
心旷神怡的兜风——去镜泊湖的路上,丘陵的山顶是树,往下延伸下去是绿毯。大片大片的绿毯,斜着延伸。朦胧中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山坡,披着绿色的蓑衣。牡丹江的水系在近处远处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珍珠一般,熠熠闪亮。享受着这美丽,不知不觉就到了镜泊湖。
镜泊湖是黑龙江著名的旅游胜地。用“最”字说话,它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走近湖边,湖水宛若一块镶嵌在森林中的璀璨明珠,阳光下闪闪发光。难怪当年董必武董老欣然留下动人诗句:“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消幽不用求;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坐在游船之上,但见风清云淡,山青水碧,岚影沉浮,绚丽多彩,令人心旷神怡,真个是“勾留”迷恋,忘却来路。
镜泊湖的形成,是距今两千万年前,新生代第三季初期,此地区发生断块隆起成山,其下陷部分成为盆地而成。这样平静地过了相当长的若干年,“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更新世,雷声隆隆,烟雾腾腾,盆地西北地壳深处,熔岩积聚的力量急切寻找着出口,终于憋不住,火山放肆地喷发了。熔岩流到这里,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堰塞湖就这样美丽的诞生。事实上,火山爆发和大地震就是造成地球自然景观的功臣,使我们能够高声赞叹“江山如此多娇”;火山爆发和大地震也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凶手,让我们不得不慨叹生命之脆弱。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的统一体,就是如此让我们爱恨交加。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堰塞湖,成为悬在下游人们头上的利剑,人们费尽心机消除其危害,将其连根抹掉。假如,假如其稳定如磐石成为一个美丽的胜景呢?我们不能预设。
镜泊湖平均海拔高度355米,水面95平方公里,宽处6公里,窄处仅有60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74米。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南北长达45公里,呈乙形。正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湖泊,让我们如痴如醉。你在游船上转过来转过去,寻找着每一个迷人的角度,然后用发现的目光去寻找最美丽的画面。可惜的是,游船解说的喇叭着实让人讨嫌,声音模糊不清不说,还破坏了欣赏美景的心情。本来,在镜泊湖上,还有很多岛屿,原始天然,风韵奇秀,山重水复,曲径通幽,蜚声遐迩;本来,那座因酷似毛主席躺卧的山峰,被人们称为毛公山(据说从飞机上看极像),还有很多很多都因解说含糊还被风刮走,让我心感遗憾。不过略微欣慰的是,在返程的时候,导游指点着,在某个角度,我看到了酷似毛公的山,虽然仅仅是一个面部,这也让我知足了,这一次没有白来湖上,没有错过这个难得的自然景观。
镜泊湖峰峦起伏,群山环抱,湖水清澈,碧波荡漾。纤尘不染的绿,波光粼粼的水,湛蓝如洗的天,洁白无暇的云,掩映在绿树中的红的蓝的黄的房子,益发增添了镜泊湖独特的魅力。我们沉醉在湖水的怀抱里。那一霎那的温柔,那一瞬间的温情,那却是永久的美丽。所有的美丽不会是一个梦幻,虽然看似一个童话,但是记忆永远不会埋葬。自然与天地耳鬓厮磨,让人类自由于其中,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五彩斑斓。能够寻找探索其奥秘,本身是一种幸福。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而且需要去体验的。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论是走是跑是爬,还是攀登,无论是劳累、酸疼还是痛楚,都是一个自然过程。过程是不可预测的,快乐和痛苦是必然的。关键你是处于何种心态。对于任何的美丽,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求之不得。对胜景无动于衷,你能说他是正常人?当我们表达了对美丽自然的欣赏态度,这就够了,你不但发散了内心的喜悦,你还对自然做出了丰富文化的精神奉献。我们在大自然中浸润越久,我们就更深的感受自然的伟大和无私。
是的,这里曾经留下许多国家领导人的足迹。董必武同志留下了美丽的诗篇;叶剑英同志同样留下“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题咏。邓小平同志挥毫写下“镜泊胜景”题词;刘少奇同志在这里钓过鱼。听到解说的时候,我心中产生疑问:在那个年代,他在这里钓什么鱼呢?那钓鱼之地已经高高升起——不,不,是湖水大大降低——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湖的沿岸,湖水退却的痕迹清晰可见。当年的钓竿,肯定在原来位置钓不到鱼了。也就是说,湖泊缩水了不少。是真的地球变暖、环境变异了吗?我不知道,镜泊湖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在我的心里,镜泊湖能否停止萎缩,还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