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湖
每天傍晚,漫步于防洪河堤两岸的人们总会惊奇地发现一群群肩挑手提着各式装满清水胶桶匆匆而过的男女老少。他们似乎一个个从山坳冒出来!莫非山上有股“神泉”,吸引大家不辞劳苦到山上取水?还是山里蕴藏着鲜为人知
每天傍晚,漫步于防洪河堤两岸的人们总会惊奇地发现一群群肩挑手提着各式装满清水胶桶匆匆而过的男女老少。他们似乎一个个从山坳冒出来!莫非山上有股“神泉”,吸引大家不辞劳苦到山上取水?还是山里蕴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带着疑问,在秋日的余晖中,我顺着提水的人流一探究竟。
田间小道,小桥流水,陇陇稻田,成片蓝色的野花,莽莽苍苍的一大片树林……,一幅幅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未入山门人先醉,看来不虚此行!
拾阶而上。泉水叮咚,秋虫呢喃;奇花异草,古树参天;一米阳光,和风拂面。不同的景致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不由自主加快攀登的脚步,直至气喘吁吁……
爽!是爬在石阶的第一感觉。大口吸进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虽有点接不上气,但竟然没有累的感受。
一阵冲刺,山势渐趋平稳,脚下古老的石阶也没有了,踩在松软的草面上,甚是舒适。
忽然,山坳传来阵阵说笑声。哦,原来是取水的地方到了。
激流转向,汩汩而下。只见大家提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胶桶排在路边等待取水,秩序井然。
泉眼位于小桥下边。一根拇指大小的水管插入石缝,引出一股清泉,大家轮流盛泉水。泉眼对面,供捧着一座神位。一位老伯介绍说,泉水是“神赐仙水”,可以直接饮用,喝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他自己退休后几乎天天来提水。
如此神奇,当然要一饮为快!
一口入喉,果然甘甜可口,清凉爽体!一瓶咕噜喝个精光,困倦顿消。
突然,一声声长啸从山顶传来,直灌耳畔……
莫非山上另有乾坤,竟然热闹非凡!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爬上‘老虎叫’峰顶,欣赏神奇的绿豆湖。”见我诧异,大家介绍说。
“绿豆湖”?自己客居陆河廿载,兴趣之一就是爬山涉水,攀过巍峨挺拔的关天嶂,体验了曲径清幽的“红椎涛声”,访过革命圣地激石溪,战战兢兢越过狮子嶂……,怎就没听说神奇的“绿豆湖”!
我毅然决定跟着他们爬上山顶!
顺着山路前行50米,长啸声从北面的山坡隐隐传来,中间夹着几句地道的客家山歌,优雅动听。
转北攀上百米陡峭的山路,额头已是汗水涔涔,而内衣已经湿透了,脚下越发沉重,呼吸也急促起来……
再坚持攀登约50米,就到了侧峰。峰顶在望!
大家放开喉咙高呼着往上爬,短短10分钟冲刺,山峰已在脚下。手机的定位系统显示海拔362米。
阵阵山风吹来,衣袖飞舞,欲乘风归去……
立在山巅。
向东望。绿水穿福地,青山绕河城。螺河飘玉带,吉康显雍容。
向北走。飞舞毛草黄澄澄,屹立鹰嘴气昂昂。
向西眺。暮升淡雾遮绿幛,日落余晖映红霞。
兴奋的人群喊着、唱着,不时发出声声长啸,山谷回响……
“绿豆湖”!绿豆湖在哪里?我差点忘了刚才的困惑。
“下面就是‘绿豆湖’,别名‘六斗湖’”,同游的人群指着距山顶不到30米的下方介绍说。
“湖”!一方小小的水塘,水面一亩不到,能叫‘湖’么?
“称‘绿豆湖’是祖上一直传下来的,意思就是很小的‘湖’。神奇的是这湖高悬于山顶,没有树林和靠山蕴藏水分,也没有溪水补充,千百年来湖水好像从湖底下往上涌出来似的,从不干涸!每逢大旱之年,总能解百姓燃眉之急。加上当时水面糊鸭成群,山峦猛虎出没,人们自然产生敬畏和向往,认为是有神灵庇护着的风水宝地,叫‘山塘’、‘水库’显然不够尊重,称‘湖’才能体现百姓心里的愿望。”一位长者见我疑惑滔滔解释道。
我不由认真审视:“湖”光山色,浑然一体。虽小如绿豆,但波光粼粼。山顶野草萋萋,山腰树花飘香;湖边白鹭觅食,树上小鸟鸣唱。站在湖边,仿佛身处世外桃源,美名曰“绿豆湖”,也是恰如其分的呀!
下山路上,暮色苍茫。走在树林之中,心头多了一丝感动,一份平和。是啊,只要珍惜心中的那片湖,就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重新扣响命运之门(二)
下一篇:那些小草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