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的心声

尤今的心声

非乃散文2025-04-03 12:24:11
那一日清晨四时五十五分,在薄雾朦胧中,我驱车赶往学校辅导学生早读,万万没有意料到出门百余米,便狠狠地在柏油路上摔了一跤。这一跤不仅摔痛了我身体的某些部位,更在我平和的心田投下一层阴影。细想人生路上,有
那一日清晨四时五十五分,在薄雾朦胧中,我驱车赶往学校辅导学生早读,万万没有意料到出门百余米,便狠狠地在柏油路上摔了一跤。这一跤不仅摔痛了我身体的某些部位,更在我平和的心田投下一层阴影。细想人生路上,有时也会遇上意想不到的大小坎坷吧?跌一跤接受一次教训,身上跌出的疼痛,那是给你一个提醒——人在路上,需步步小心。学校这十几里路,还得忍着疼痛往前赶。
到了学校,照样登讲台,讲课,辅导,备课,批改。
那天下午,邮局投递员递给我一封航空信,是从新加坡邮寄过来的。拆开一看,我惊喜的自语,“啊!是尤今的来信。”尤今的专用信笺无格子,右上角端正地印着“谭幼今”三个繁体汉字,三个字的左边是一枚“尤今”篆刻印章。我抱着满腔热情一口气把她的亲笔信读完,不由心萌激动。这封信真挚而简练,字里行间充满悟性:“我从事写作多年,一向把‘真、善、美’奉为写作的金科玉律,写散文是如此,写小品文、游记和小说,亦是如此。我总觉得作家是负有一定的社会使命的。我衷心希望刊出的每一篇文字都能给予读者一些人生的启示。”尤今四十三岁,游踪已遍及亞、非、欧、美、澳等五十个国家,已出版了五十部著作,她的书也像当年台湾三毛的书一样,为中国青年人所喜爱。尤今辞掉记者,去当中学教师,这是为什么呢?她是这样说的:
“做记者可以接触方方面面的人,生活很丰富,但经常四处奔波,没法照顾孩子和家,也不能静下心来写东西,很苦恼。脑子里有好多构思,好多创作冲动,总没时间把它写下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她在信中,关于老师的文字,是这样写的:
“很高兴知悉您亦是语文教师。许多人说教师只不过是课堂上一部活的录音机,这话,我是极力反对的。教书,是一门至高无上的艺术,是一种活的创造,而教育的影响力,是既深且广、既远而久的,,所以,我是以无比崇敬的心,来对待这一门行业的。”
尤今曾是一名出色的记者、创作颇丰的作家,更是一位事业心很强、令人尊敬的中学教师。这不能不使我联想到,一个国家真正有效的重视教育,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富裕昌盛至关重要。我是在行进在去学校的路上,刚上路不久,就在光滑的柏油路面上跌跤的,回到学校,刚好收到尤今的信,读尤今的信时,心里的兴奋和激动驱消了身上跌后留下的些微疼痛。读着读着,怡乐好像光顾全身,脑海里的忧怨波纹也愈荡愈远了。尤今曾经在信里写有这样一句话:“希望他日有机会到河南与您讨论教学、人生与写作诸问题。”如果能实现,那真是太好了!中原人期望您的光临,黄河也会为您的到来而大唱赞歌。(1993年10月1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