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哥俩公事包
我有一个既廉价又珍贵的公事包。说它廉价因为是开会时发的纪念品,说它珍贵在各大商场买不到。那是两个一样的公事包,黑色,防水,我叫它“哥俩”包。不管提着包出门,还是背着包回家,“哥俩”包形影不离的“肩并肩
我有一个既廉价又珍贵的公事包。说它廉价因为是开会时发的纪念品,说它珍贵在各大商场买不到。那是两个一样的公事包,黑色,防水,我叫它“哥俩”包。不管提着包出门,还是背着包回家,“哥俩”包形影不离的“肩并肩”。
一个包容量有限,经常为东西多装不下发愁。旅行包又太大,拿两个公事包的人,不是有病就是太傻。无奈之中才有了把两个包“合二为一”的念头。
两次开会得到的两个黑色的公事包,个子一样高,模样一样俊,酷似一对双胞胎。
那天在家休息,我尝试着把两个包的“手盘儿”分别去掉一个,再把两个包合并在一起。如果缝合在一起,就是一只特别的“哥俩”包。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妻,让她把左右两个边和底部一个边缝合在一起,上端缝上一条粘带,组合成一个加强包。包的两端又缝上两个金属环,连上一条长背带,这个加强包,既能手提,又能肩背。
每次出差走远门,我都要特意带上它,成了我的贴身公事包。两个包合在一起,功能强大了一倍。别看这个包不值几个钱,世上仅此一件,在我的心目中它最珍贵。虽说这个包,赶不上商店里的牌子亮、名气大,也没有高贵的出身,那是自己“灵机”一动结晶,又是妻子亲自动手改作,更觉得亲切,具有唯一性,所以它在我眼里格外珍贵。
这个包不是名门,也不是望族,名包有的功能它一样不少,出门随身带上,符合一个普通人的行头,不扎眼,不碍眼,实惠。有了“哥俩”包,用起来顺手,衬心,我再不为带的东西装不下发愁了。男同志出门,要带的东西挺多,手机充电器,刮脸刀,水杯,洗漱用品。特别对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以带一本喜欢读的书在身边。
时下,背名包成为街头文化。一款包,一夜间,可以改变一个人。有些人侍弄姿色,肩挎名包提身价;有些人玉手傍款爷,只为一个心仪的名包;有些人扎势,背一个仿名牌包招摇过市。包成了地位的象征,包成了权势的代表,一个包仿佛就是身份的符号。一款名包在手,走路都如一阵春风吹过。
一个人,不媚权,不媚势,不背名包,一样可以证明高大。庄稼人,一个布袋包,装干粮,装水杯,装成捆钞票,不扎眼,更有安全性。一款包,不能让人变尊贵,也不能让人掉身价,提高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用知识武装头脑,才是一个人气质和品位的体现。
这个随身的“哥俩”公事包总在提醒我:同事之间也要有“哥俩”好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单薄,有限,你要和同事肩并肩,就能战胜工作上的困难。同事之间,不能总是板着一个面孔,要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随和感,亲切感,那样你身边就会有更多的“哥俩”好的人。在你身边的人越多,你的力量就越强大,困难则会更渺小。出远门,有“哥俩”包在身边,你就不是单枪匹马。
出门在外,重要是交结、认识更多的朋友,找到你真挚的“哥俩”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